潜在地震滑坡危险区区划方法

被引:25
作者
陈晓利
冉洪流
王明明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实验室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滑坡; 潜在震源区; 地震危险性分析; 滑坡危险性区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0837 ;
摘要
不同地区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率是不同的.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地震滑坡危险研究在综合了地震烈度、位置、复发时间等因素的基础上,考虑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时空分布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潜在地震滑坡危险区区划.以汶川地震灾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的地质构造、地震活动特点等划分出灾区的潜在震源区,对该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标法做出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所得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按照滑坡危险程度分为高危险、较高危险、较低危险和低危险四级,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研究区在遭受一定超越概率水平的地震动作用下,不同地区地震滑坡发生的可能程度.本文给出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结果中,汶川地震滑坡崩塌较发育的汶川、北川、茂县等部分区域均处于高危险或较高危险区域;在对具有较高DEM精度的北川擂鼓镇地区所作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中,汶川地震中实际发生的地震滑坡灾害与地震滑坡危险区划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对区域范围而言,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地震滑坡区划,可为初期阶段的土地规划使用及重大工程选址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269 / 127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汶川地震滑坡崩塌的空间分布特征 [J].
陈晓利 ;
邓俭良 ;
冉洪流 .
地震地质, 2011, 33 (01) :191-202
[2]   汶川地震诱发滑坡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应关系研究 [J].
王秀英 ;
聂高众 ;
王登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1) :82-89
[3]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地质背景及次生斜坡灾害空间发育规律 [J].
祁生文 ;
许强 ;
刘春玲 ;
张兵 ;
梁宁 ;
童立强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39-49
[4]   汶川大地震山地灾害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J].
王运生 ;
罗永红 ;
吉峰 ;
霍俊杰 ;
吴峻峰 ;
徐鸿彪 .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16 (06) :759-763
[5]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J].
黄润秋 ;
李为乐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 (12) :2585-2592
[6]   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04) :433-444
[7]  
基于GIS的地震滑坡危险性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陈晓利,祁生文,叶洪.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7(02)
[8]   应用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研究地震滑坡 [J].
陈晓利 ;
赵健 ;
叶洪 .
地震地质, 2006, (03) :430-440
[9]   GIS技术在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中的应用——以龙陵地震滑坡为例 [J].
陈晓利 ;
叶洪 ;
程菊红 .
工程地质学报, 2006, (03) :333-338
[10]   预测岩土边坡地震崩滑的综合指标法研究 [J].
王余庆 ;
辛鸿博 ;
高艳平 ;
周根寿 .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03) :3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