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5
作者
黎枫
李卫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集对分析; 联系度; 和田地区;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熵权法;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基于和田地区2005年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资料,选取21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和田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和田地区民丰县为可持续水平,其他区域则为弱不可持续和不可持续水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和田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制约类型可归为4类:可持续型(民丰县),受制于人口的无河型(皮山县),受制于水资源配置型(策勒县)和受制于人口的有河型(和田河流域,于田县,和田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新疆平原绿洲环境变化与生态维护 [J].
高前兆 ;
王润 ;
王顺德 .
干旱区研究, 2008, (03) :311-318
[2]   福建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密切值法评价 [J].
卓飞豹 ;
陈兴伟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1) :179-181
[3]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J].
孟丽红 ;
陈亚宁 ;
李卫红 .
中国沙漠, 2008, (01) :185-190
[4]   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应用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J].
赵晓莉 ;
李祚泳 ;
丁晶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980-985
[5]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模糊可变评价方法 [J].
陈守煜 ;
柴春岭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7, (05) :1-5
[6]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综述 [J].
欧阳彬生 ;
何长高 .
江西水利科技, 2007, (02) :112-116
[7]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探讨 [J].
张永勇 ;
夏军 ;
王中根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2) :126-132
[8]   物元模型在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汤亚林 ;
朱帅帮 .
水资源保护, 2006, (03) :40-42
[9]   和田河绿色走廊天然生态需水量估算 [J].
关洪涛 ;
杨泽慧 ;
宋剑鹏 ;
张黎明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 (01) :71-74
[10]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问题 [J].
贡力 ;
靳春玲 .
中国沙漠, 2004, (04) :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