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部盆地岩石热导率和生热率特征

被引:71
作者
邱楠生
机构
[1]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沉积盆地; 岩石热导率; 岩石生热率; 塔里木、准噶尔和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4 [岩石物理与岩石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本文根据大量实测数据 ,首次系统地报道了中国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内的岩石热导率、岩石放射性生热率数据及其分布特征。对 6 0 0多个岩石热导率和 1 0 0多个实测岩石生热率的统计分析表明 ,沉积盆地中岩石的热物理性质与其岩性、埋藏深度和地层时代密切相关。随深度和地层时代的加大 ,岩石热导率增大 ;塔里木盆地的岩石热导率的总体平均值最大 ,而柴达木盆地的最小。岩石生热率在上地壳的分布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 ,但在沉积盆地的深度范围内几乎不变 ,其分布是均匀的 ,仅不同岩性的生热率差别较大。估算的岩石放射性生热产生的热量可以占到盆地地表热流的 2 5 %~ 45 %。因此 ,岩石热物理性质的参数不仅与盆地的地温分布和大地热流特征密切相关 ,还可以为该地区盆地热历史恢复及深部地球物理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数和边界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温度压力和油气分布相互关系探讨 [J].
邱楠生 ;
康永尚 ;
樊洪海 ;
金之钧 ;
胡文喧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6) :826-833
[2]   塔里木盆地沉积层放射性生热的热效应及其意义 [J].
王社教 ;
胡圣标 ;
汪集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5) :36-38+5
[3]   新疆北部地区岩石生热率分布特征 [J].
倪守斌 ;
满发胜 ;
王兆荣 ;
黎彤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1999, (04) :33-39
[4]   塔里木盆地岩石层热结构特征 [J].
王良书,李成,杨春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6) :794-803
[5]   塔里木盆地的大地热流 [J].
王钧,汪缉安,沈继英,邱楠生 .
地球科学, 1995, (04) :399-404
[6]   青海柴达木盆地大地热流测量与统计热流计算 [J].
沈显杰,李国桦,汪缉安,邓孝,张文仁,杨淑贞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1)
[7]   火烧山油田地热流值测定 [J].
张惠蓉 ;
宋运维 .
新疆石油地质, 1993, (04) :314-317
[8]   准噶尔盆地地热场特征与油气 [J].
刘国璧 ;
张惠蓉 .
新疆石油地质, 1992, (02) :100-107
[9]  
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功成等主编, 1999
[10]  
柴达木盆地地质与油气预测[M]. 地质出版社 , 黄汉纯等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