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偶发和外显编码中的自我参照效应

被引:4
作者
陈健芷
林超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记忆; 自我参照效应; 母亲参照效应; 偶发编码加工; R/K判断;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09.04.043
中图分类号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在自我参照范式中加入偶发编码加工方式,并采用R/K判断范式考察中国大学生在偶发编码和外显编码方式中的记忆成绩。结果发现:在R指标上,偶发编码方式和外显编码方式中均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和母亲参照效应;参照自我加工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参照母亲加工的记忆成绩;外显编码方式中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偶发编码方式的记忆成绩。结果提示,当需提高对信息的记忆成绩时,只要呈现自我线索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对其进行外显编码加工。
引用
收藏
页码:869 / 8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自我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 [J].
朱滢 ;
张力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1, (06) :537-543
[2]   中国大学生的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 [J].
戚健俐 ;
朱滢 .
心理科学, 2002, (03) :275-278+380
[3]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 [J].
刘新明 ;
朱滢 .
心理科学进展, 2002, (02) :121-126
[4]   中国人的群体参照记忆效应 [J].
杨红升 ;
黄希庭 .
心理学报, 2007, (02) :235-241
[5]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水平与中国人群体人格变化模式 [J].
周明洁 ;
张建新 .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02) :203-210
[6]   自我、文化与记忆:自传体记忆的跨文化研究 [J].
张镇 ;
张建新 .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02) :306-314
[7]   Finding the self? An event-related fMRI study [J].
Kelley, WM ;
Macrae, CN ;
Wyland, CL ;
Caglar, S ;
Inati, S ;
Heatherton, TF .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02, 14 (05) :78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