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人口潜在被害性及其预防

被引:3
作者
黄伟明
齐红玲
机构
[1] 烟台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被害人; 潜在被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7 [犯罪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我国流动人口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 ,具有较强的潜在被害倾向 ,应取消有差别的户籍模式 ,从立法上、制度上加强对流动人口的保护 ,同时重视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培训 ,引导其增强防范能力 ,减少和避免犯罪侵害。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犯罪学原理.[M].宋浩波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国犯罪原因研究.[M].王顺安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
[3]  
犯罪被害人学.[M].郭建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  
犯罪学.[M].储槐植撰稿;.法律出版社.1997,
[5]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对城乡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 [J].
柳百萍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 (03) :60-62
[6]   农村流出人口与流出地社会治安 [J].
刘小荣 .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06) :12-16
[7]   对市场经济与流动人口关系的探讨 [J].
莫德升 .
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05)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