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及其构建

被引:17
作者
刘在洲 [1 ]
汪发元 [2 ]
机构
[1] 长江大学
[2]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后大众化; 高等教育; 多样化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探讨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并提出构建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选择举办与投资主体、学生入学形态、学校类型、学校功能、办学层次等五个主要维度,提出了我国后大众化时期的"二元"、"二向"、"三类"、"三极"、"四层"的多样化的"五维多元"模式,进而提出了政府立法规范和政策引导、社会转变观念、学校准确定位和创新管理的"综合治理"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审视 [J].
杨移贻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05) :144-148
[2]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 [J].
潘懋元 ;
肖海涛 .
高等教育研究, 2008, (05) :26-31
[3]   浅议民间教育投资 [J].
万俊 .
科技创业月刊, 2006, (10) :45-46
[4]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