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大麦耐渍性种质改良的研究综述

被引:2
作者
佟汉文
黄荣华
张宇庆
刘易科
高春保
机构
[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 大麦; 渍水; 种质改良;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07.06.011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S512.3 [大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小麦、大麦耐渍性种质改良前景进行了综述。土壤渍水的时间和空间变化,以及影响植株生长发育的其他环境因子决定了作物存在不同的耐渍机制。小麦、大麦均具有一定的耐渍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耐渍遗传力,其耐渍机制可分为物候学、形态学和解剖学、营养学、代谢学以及缺氧的后期破坏和恢复等5种,通过提高选择标准、利用广泛杂交和转基因技术增强耐渍遗传多样性是种质改良的有效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023 / 10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淹水对大麦与小麦若干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J].
王三根 ;
何立人 ;
李正玮 ;
曾金国 ;
柴友荣 ;
侯磊 .
作物学报, 1996, (02) :22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