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台子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红海滩景观退化机制研究

被引:18
作者
台培东 [1 ]
苏丹 [2 ,3 ]
刘延斌 [1 ]
李培军 [1 ]
白国华 [4 ]
刘子昌 [3 ]
Verkhozina V A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3] 辽宁省流域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4] 双台子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管委会
[5]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闵诺格拉多夫地质化学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翅碱蓬; 红海滩; 群落; 退化机制;
D O I
10.15985/j.cnki.1001-3865.2009.01.009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双台子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红海滩景观由生长在潮间带的天然翅碱篷(Suaeda heteroptera)群落形成,是世界上数量最大的黑嘴鸥(Larus saundersi)的觅食和繁殖场所。近年来,由于翅碱篷群落大面积萎缩,黑嘴鸥数量急剧减少。通过现场监测和实验模拟,对潮间带翅碱蓬群落的生态学特性和红海滩景观退化机制进行了研究。潮间带翅碱篷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植物群落,只生长在特定标高的有周期性潮汐作用的滩涂上,过高或过低均不能生长。潮汐是保证翅碱篷在高盐度潮间带正常生长的重要自然力,可以及时洗脱翅碱篷排出体外的大量盐分,避免盐分结晶形成盐鞘使植物受害死亡。研究发现,潮间带翅碱篷群落退化的原因是由于滩涂因泥沙沉积抬升,潮位降低造成的,而拦海坝的修筑是导致滩涂快速升高的直接原因。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翅碱篷群落是可以人工恢复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盐对盐生植物种子萌发的抑制
    李海云
    赵可夫
    王秀峰
    [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 170 - 173
  • [2] 盐生植物种子萌发的特点及其生理基础
    张万钧
    王斗天
    范海
    冯立田
    赵可夫
    不详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1, (02) : 117 - 121
  • [3] 中国的盐生植物
    赵可夫
    李法曾
    樊守金
    冯立田
    [J]. 植物学通报, 1999, (03) : 10 - 16
  • [4] 盐分和水分胁迫对盐地碱蓬幼苗渗透调节效应的研究
    张海燕
    赵可夫
    [J]. ActaBotanicaSinica, 1998, (01) : 61 - 66
  • [5] 鸥嘴噪鸥繁殖习性观察
    张跃文
    金连奎
    梁余
    [J]. 野生动物, 1991, (01) : 16 - 17+27
  • [6] 中国盐生植物资源.[M].赵可夫;冯立田著;.科学出版社.2001,
  • [7] 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生态学研究.[M].肖笃宁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 [8] 辽河三角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张启德等著;.科学出版社.1997,
  • [9] 土壤理化分析.[M].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