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水质与产业密度关系数学模型

被引:9
作者
苏春江
何锦峰
陈国阶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关键词
水质; 产业密度; 数学模型; 长江上游;
D O I
10.13227/j.hjkx.2000.02.004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通过对长江上游(四川省)各地、市、州水质及相应地区产业密度的分析,以地区水质P′j 为自变量,以产业密度G′为因变量,以1+ 5P′j 和lnG′作散点图并进行数学拟合,得到四川省水质与产业密度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求导并令导数等于1,得P′j= 0.402,G′= 141.71; 当G′≤141.71万元/km 2 时,水质的变差速度小于产业增长速度,当G′> 141.71 万元/km 2 时,水质的变差速度大于产业密度的增长速度. 在考虑四川省经济发展时要注意到这个关系. 在产业密度大于141.71 万元/km 2 时,为保护水环境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结构、采取必要的环保政策、加大环保投入和环保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江水污染评价与长江产业带开发 [J].
苏春江 ;
李立华 ;
杨宏伟 ;
陈国阶 .
大自然探索, 1997, (03) :97-101+106
[2]   长江水质的区域差异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J].
陈国阶 ;
杨宏伟 .
重庆环境科学, 1997, (04) :13-17
[3]   长江水质评价与沿江产业发展决策 [J].
陈国阶 .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05) :339-344
[4]  
长江产业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虞孝感主编, 1997
[5]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