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救助走向补偿──论刑事被害人救济路径的选择

被引:44
作者
陈彬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国家补偿; 国家救助; 模式选择;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9.02.012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济主要包括救助、补偿两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如果以国家利益为主要考量因素,国家应当在刑事侵权损害已经或者必将危及稳定与安全的情况下,从关怀刑事受害人的角度给予救助;如果以社会利益为主要考量因素,国家应当以满足公众安全感、公平感为标准,承认刑事被害人平等获得国家补偿的权利。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9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M].曲涛; 著.法律出版社.2008,
[2]  
社会救助法研究.[M].林莉红; 著.法律出版社.2008,
[3]  
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M].杨正万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4]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M].种明钊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
[5]  
刑事政策学.[M].(日)大谷实著;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0,
[6]  
立法理论.[M].(英)边沁(Bentham;Jeremy)著;孙力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7]   论香港社会保障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启示 [J].
李征 .
理论探讨, 2006, (06) :102-104
[8]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被害人补偿制度 [J].
尹伊君 .
人民检察, 2006, (17) :13-15
[9]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初探 [J].
周欣 ;
袁荣林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37-46
[10]   刑事被害补偿刍议 [J].
梁玉霞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8, (04) :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