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悬浮泥沙分布形态及其与底质分布的关系

被引:37
作者
江文胜
王厚杰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
[2] 物理海洋研究所
[3] 中国海洋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关键词
莱州湾; 黄河口; 悬浮物; 再悬浮; 粒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8 [河口、港湾、海岸泥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卫星遥感图像和历史观测资料分析 ,莱州湾的高悬浮物浓度区基本在以黄河口为中心的北侧海域 ,而湾顶往往浓度低。 2 0 0 2年 8月针对莱州湾的底质类型、悬浮物粒径分布以及海流、盐度的航次调查资料显示 ,莱州湾的底质类型决定着其悬浮物的分布形态。距黄河口较近的区域底质粒级分布呈明显的双峰结构 ,即一个较粗的峰值和一个较细的峰值 ,而较细的峰值与水体中悬浮颗粒的粒径相近 ;距河口较远站位的底质分布则呈现单峰结构 ,并且底质的粒径较粗。因此 ,在一般潮流作用下 ,河口附近底部沉积物容易形成再悬浮 ,水体中悬浮物浓度较高 ;而距河口较远的区域底部沉积物再悬浮相对困难 ,水体中悬浮物浓度较低。本研究结果对莱州湾悬浮泥沙分布形态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渤海南部海域沉积物中吸附态无机氮的地球化学特征
    宋金明
    马红波
    李学刚
    袁华茂
    李宁
    不详
    [J]. 海洋与湖沼 , 2004, (04) : 315 - 322
  • [2] 波浪作用下渤海湾近岸海域污染物的输移扩散规律附视频
    孙涛
    陶建华
    [J]. 海洋与湖沼, 2004, (02) : 110 - 119
  • [3] 渤海盐度长期变化特征及可能的主导因素
    吴德星
    牟林
    李强
    鲍献文
    万修全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02) : 73 - 77
  • [4] 渤海夏季潮致-风生-热盐环流的数值诊断计算
    万修全
    鲍献文
    吴德星
    姜华
    [J]. 海洋与湖沼, 2004, (01) : 41 - 47
  • [5] 渤海悬浮物浓度分布和水动力特征的关系[J]. 江文胜,苏健,杨华,张英娟,姜华,王庆业,张凯,田恬.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S1)
  • [6] 渤海中南部悬浮物海洋调查资料分析
    苏健
    江文胜
    孙文心
    [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 647 - 652
  • [7] 黄河三角洲近岸泥沙[M]. 海洋出版社 , 臧启运等著, 1996
  • [8] 黄河三角洲沿岸遥感动态分析图集[M]. 海洋出版社 , 范兆木,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