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局部血流量与血脑屏障动态变化

被引:13
作者
冯华
王宪荣
章翔
易声禹
陈志
吴国材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
[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
[3]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 重庆
[4] 重庆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脑血流; 血脑屏障; 尼莫地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5 [蛛网膜下腔出血];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局部脑血流 (rCBF)与血脑屏障 (BBB)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尼莫地平 (Nim)的作用特点。方法 通过大鼠枕大池自体血注入法制备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模型 ,在SAH后 1h、 4h、 12h、 2 4h、 3d、 7d、 14d及 2 1d等不同时相点 ,利用激光多普勒技术和电镜对各组大鼠局部脑血流与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SAH后大鼠的rCBF明显下降且具有“两期”反应 ,在SAH后 1h后rCBF有所恢复 ,4h后再度降低 ,并可持续至 2 1d。BBB损害改变在SAH后早期即可观察到。Nim对rCBF降低和BBB损害均有改善作用。结论 SAH后rCBF与BBB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符合CVS的发展规律 ,可以反映该时期CVS的状态。早期应用Nim可以改善SAH后CVS ,并对BBB的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制备 [J].
代佳平 ;
冯华 ;
刘昕 ;
王宪荣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0, (03) :295-297
[2]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及其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J].
常鹏飞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6, (02) :95-97
[3]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脑屏障损伤探讨 [J].
诸晓凡,林世和,刘多三,马杰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5, (01)
[4]  
Vasospasm due to massive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 a rat model[J] . Z. Ram,A. Sahar,M. Hadani.Acta Neurochirurgica . 1991 (3)
[5]  
Ca2+-channel blockers inhibit the action of recombinant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in vascuarsmooth muscle cells. Block LH, Emmons LR, Vogt E,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