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教义学与法学研究的本土化

被引:8
作者
泮伟江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学研究的本土化; 法教义学; 中国本土特色; 判例与学说的良性互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学研究的本土化问题,不但关涉"何谓本土化"问题,更以认清"什么是法学"的问题为条件。法学研究兼具"实践性"与"科学性"的二元特性,并且其实践性优先于科学性。法教义学研究是法学研究的核心,法学研究的本土化就是法教义学研究的本土化。法学研究本土化不同于社会学、经济学研究的本土化等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本土化。中国法学研究的本土化必须结合以"同案同判"为构成性原则的中国判例制度的建设与改进,通过学说与判例的大量互动,最终凝结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科学的核心概念与原理。未来中国本土化的法学研究成果既应着眼于中国问题的解决,也要具有世界眼光与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求解当代中国法学发展的“戴逸之问”——舒国滢教授访谈录 [J].
舒国滢 .
北方法学, 2018, 12 (04) :5-15
[3]   法律的二值代码性与复杂性化约 [J].
泮伟江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4) :46-59
[4]   法理论为什么是重要的——法学的知识框架及法理学在其中的位置 [J].
陈景辉 .
法学, 2014, (03) :50-67
[5]   法学的社会学启蒙——社会系统理论对法学的贡献 [J].
泮伟江 .
读书, 2013, (12) :55-63
[6]   论法学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以关于法律信仰问题的争论为分析线索 [J].
杜宴林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 17 (05) :152-160
[7]   可普遍化原则——法律实践的基础性原则 [J].
夏辰旭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4) :145-147
[8]   法学三十年:重新出发 [J].
冯象 .
读书, 2008, (09) :20-28
[9]   法学是一门科学吗?(下) [J].
冯·耶林 ;
李君韬 .
比较法研究, 2008, (02) :146-160
[10]   法学是一门科学吗?(上) [J].
冯耶林 ;
李君韬 .
比较法研究, 2008, (01) :15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