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正义与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基于现代社会救助(保障)制度道德正当性的分析

被引:9
作者
邹海贵
机构
[1] 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代际正义; 弱势群体; 社会救助制度; 正当性; 教育救助;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72.2012.01.015
中图分类号
C913.7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 B82-052 [道德与社会];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4 ;
摘要
代际正义具有两个不同的时域和两个不同的维度。从代际正义的时域"在场各代之间的公平",以及代际正义的维度"代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视域分析,社会救助制度具有重要的代际正义价值。代际正义的价值诉求彰显了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正当性,可以有效地消除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状况,阻止社会弱势群体"弱势"的代际循环,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关怀。作为一种发展型救助,教育救助特别彰显了社会救助制度的代际正义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代际正义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刘雪斌, 2010
  • [2] 正义的公平[M]. 人民出版社 , 陈少峰, 2009
  • [3] 分配正义论[M]. 人民出版社 , 何建华, 2007
  • [4] 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余秀兰, 2007
  • [5] 罗尔斯政治哲学[M]. 商务印书馆 , 龚群著, 2006
  • [6] 伦理的代际之维[M]. 人民出版社 , 廖小平著, 2004
  • [7] 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汪行福著, 2003
  • [8]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