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下大麦根系多胺代谢与其耐盐性的关系(英文)

被引:27
作者
赵福庚
孙诚
刘友良
章文华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关键词
大麦; 多胺; 代谢; 耐盐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3 [大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 0~ 30 0mmol/LNaCl对大麦 (HordeumvulgareL .)幼苗生长速率、根系游离和结合态多胺含量以及多胺生物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0~ 2 0 0mmol/LNaCl处理下精氨酸脱羧酶 (ADC)、多胺氧化酶 (PAO)以及转谷酰胺酶 (TGase)活性明显提高 ,而在 30 0mmol/LNaCl处理下活性下降。与之对应 ,游离腐胺 (Put)含量随处理盐浓度的提高一直呈上升趋势 ,亚精胺 (Spd)和在根系内检测到的未知多胺 (PAx)在低浓度盐处理时含量上升 ,随盐浓度的提高含量下降。盐处理前后精胺 (Spm)含量变化不明显。低浓度盐处理时游离态 (Spd +PAx) /Put上升 ,随盐浓度的提高比值明显下降。结合态Put、Spd和PAx含量以及结合态多胺总量均在低浓度盐处理时上升 ,随盐浓度的提高含量明显下降。统计分析显示 ,大麦相对生长速率与游离态 (Spd +PAx) /Put和结合态多胺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与游离态多胺和结合态多胺的比值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上述结果说明盐胁迫下大麦体内游离态Spd、PAx与Put以及结合态形式之间的平衡与大麦耐盐性关系密切 ,游离态Put向Spd、PAx以及结合态形式转化均有利于大麦耐盐性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3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精氨酸脱羧酶和谷酰胺转移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J].
赵福庚 ;
刘友良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0, (05) :442-445
[2]   盐胁迫对大麦幼苗质膜、液泡膜上共价和非共价结合多胺含量的影响(英文) [J].
赵福庚 ;
孙诚 ;
刘友良 ;
刘兆普 .
植物学报, 2000, (09) :920-926
[3]   大麦幼苗多胺合成比脯氨酸合成对盐胁迫更敏感 [J].
赵福庚 ;
刘友良 .
植物生理学报, 2000, (04) :343-349
[4]   NaCl胁迫下玉米黄化苗质外体和共质体Na、Ca浓度的变化 [J].
王宝山 ;
赵可夫 .
作物学报, 1997, (01) :27-33
[5]   植物多胺的薄层—荧光测定法 [J].
杨浚 ;
贺平清 ;
俞炳杲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8, (06) :63-66
[6]  
Polyamine : small molecules triggering pathways i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ichard W, Alexandra C. Plant Physiology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