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宁权的司法保护——基于对107个案例样本的分析

被引:8
作者
方乐坤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关键词
安宁权; 司法保护; 人格权; 相邻关系; 其他人格利益;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8.04.008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环境噪声、恶臭气体等污染源侵扰以及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各种APP和RSS等信息媒介侵扰引发多起侵权诉讼,一些地方法院将这类案件当事人诉请的"安宁权"视为"其他人格利益"予以确认。安宁权的概念已在实践层面获得一定程度的认可。以此权利为话语线索,对有关案例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将有利于相关司法和立法的改进。从统计分析结果看,信息侵扰类安宁权纠纷案件显著多于传统的住宅安宁侵扰类案件;安宁权更多地被法院用于抵御组织经营行为对个体的侵害;但当事人安宁权保护诉求在部分裁判中的满足度仍有待提高。为有效保护自然人安宁权,宜进一步明确安宁权的人格权属性及其救济手段;加大安宁权纠纷案件裁判说理的力度;确立受害方安宁权损害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机制;恰当配置相邻关系纠纷案件中安宁权诉求方的证明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垃圾短信侵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和消解.[D].马宗文.山东大学.2009, 06
[2]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张新宝著;.群众出版社.2004,
[3]  
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ChristianVonBar)著;张新宝;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2004,
[4]  
法律的原则.[M].(美)迈克尔·D.贝勒斯(MichaelD.Bayles)著;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5]   新兴隐私权纠纷的司法救济与权衡 [J].
陈阳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7 (04) :12-19
[7]   我国法院环境能动司法模式及完善 [J].
李明耀 ;
黄金梓 .
江西社会科学, 2016, 36 (10) :181-187
[8]   论安宁生活权 [J].
刘保玉 ;
周玉辉 .
当代法学, 2013, 27 (02) :49-56
[9]   创新社会管理视角下的生活安宁权界定及法律保护 [J].
饶冠俊 .
学术交流, 2012, (S1) :52-54
[10]   论民事判决说理的原则及方法 [J].
刘乔发 .
人民司法, 2008, (13) :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