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水环境演变与旅游发展关系

被引:43
作者
全华
陈田
杨竹莘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东北财经大学 北京
[3] 大连
关键词
张家界; 生态旅游; 环境演变; 动态阈值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实地监测并全面分析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环境演变趋势,发现金鞭溪水质下降最为明显,而且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呈现出加速恶化的趋势。金鞭溪水质恶化主要表现为蓝藻、绿藻迅速繁殖,感官质量下降。主要原因是上游接待区锣鼓塔排出的污水中总磷超标。通过建立基于环境脆弱因子的动态阈值模型,计算得出:在不超出张家界景区最为脆弱的环境因子-金鞭溪水质标准:总磷≤0.02前提下,金鞭溪上游接待区住宿设施生态阈值:春季临界床位数为1186,夏季为3057,冬季为545,秋季为333。
引用
收藏
页码:619 / 6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 [J].
方创琳 ;
Yehua Dennis Wei .
地理学报, 2001, (05) :560-568
[2]   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研究 [J].
毛汉英 ;
余丹林 .
地理学报, 2001, (03) :363-371
[3]   武陵源景区水体中总磷的监测及环境意义 [J].
吴文晖 ;
曾石莲 .
湖南林业, 2001, (05) :14-14
[4]   对生态旅游开发热的思考 [J].
曹文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0, (01) :45-46+54
[5]   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探讨 [J].
骆培聪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94-99
[6]   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 [J].
陆林 .
地理科学, 1997, (01) :64-70
[7]  
生态旅游学[M]. 旅游教育出版社 , 卢云亭, 2001
[8]  
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 科学出版社 , 吴必虎著, 2000
[9]  
旅游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保继刚, 1999
[10]  
基础旅游学[M]. 中国旅游出版社 , 谢彦君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