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绘欧洲版图:当代东欧电影的工业生产、民族身份与跨国合作

被引:6
作者
沙丹
机构
[1]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观众; 扎努西; 导演; 影片; 好莱坞式; 电影创作; 艺术创作; 电影人; 电影生产; 欧洲; 民族身份; 跨国合作; 版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905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在欧盟逐步东扩的进程中,"欧洲"的概念也在不断得以重塑。尤其当东欧国家在政治上纷纷从边缘走向主流,文化欧洲的版图也急需更新。本文将要讨论的是,产业上的区域整合将为东欧电影带来什么样的发展契机?东欧电影在全球化时代又能否保持住自身的民族身份?笔者将分析东欧1989年以来的电影生产,它们在西欧视野之外的民族电影创作以及在融入"新欧洲"后跨国生产的发展历程。笔者将指出,这种跨国生产的序曲其实早于苏东剧变前业已奏响,而未来它的发展也必将成为"电影欧洲"最终实现的关键性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波兰电影的换代——温和的革命 [J].
伊戈尔·波塔波夫 ;
罗姣 .
世界电影, 2008, (02) :175-180
[2]   我是个要求杰出的人 对话波兰电影大师扎努西 [J].
蒋好书 ;
王越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6, (06) :7-10
[3]   波兰斯基《钢琴师》的拍摄特点 [J].
伦纳德·夸脱 ;
曹轶 .
世界电影, 2004, (02) :160-163
[5]  
解殖与民族主义.[M].许宝强;罗永生选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