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与折返的时限及机制

被引:105
作者
许志琴
杨经缓
吴才来
李海兵
张建新
戚学祥
宋述光
万渝生
陈文
邱海峻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柴达木北缘; 超高压变质带; 形成与折返; 深俯冲; 斜向挤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的形成是阿拉善板块、祁连微板块及柴达木—东昆仑板块在加里东期间汇聚和碰撞的结果。祁连微板块和柴达木—东昆仑板块之间的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于495~440 Ma,是继南祁连洋壳向北俯冲于祁连微板块下形成增生的柴北缘火山岛弧带之后,陆壳深俯冲的产物。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是在祁连微板块及柴达木—东昆仑板块之间的“正向陆内俯冲”向“斜向陆内俯冲”转化过程中“斜向挤出”机制下折返的,开始折返年龄为470~460 Ma,最后的折返时间为400~406 Ma。折返构造很好地保存在超高压变质岩石中,并且记录了广泛的退变质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大陆山链变形构造动力学.[M].许志琴等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 [2] 柴北缘造山带沙柳河地区榴辉岩相高压变质岩石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张雪亭
    吕惠庆
    陈正兴
    张宝华
    李福祥
    朱跃升
    李朝兰
    王彦
    [J]. 青海地质, 1999, (02) : 1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