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太湖西五里湖沉积物氮磷形态的时空分布

被引:20
作者
俞海桥 [1 ]
方涛 [1 ]
夏世斌 [2 ]
敖鸿毅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氮; 磷; 沉积物; 季节性变化; 垂直分布; 五里湖;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以太湖西五里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两年后,疏浚区、疏浚并水生植被重建示范区、退渔还湖区及对照区沉积物中氮、磷形态的季节变化及垂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各区上覆水的氮磷含量.结果表明: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对沉积物中氯磷形态分布及上覆水的氮磷含量影响显著.示范区和退渔还湖区水体中氮磷含量较低;沉积物中不同磷形态的垂直分布变化较复杂;疏浚基础上进行的水生植被重建对Lab-P、Al-P、Fe-P的吸收作用显著,对Ca-P、Org-P的影响较小;退渔还湖区沉积物磷形态以Ca-P、Org-P为主,Fe-P所占比例较低,与疏浚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对沉积物中TN的影响较小;示范区NH4+-N含量在秋季突增,可能与植物残体形成的有机质的分解有关.疏浚区水体中氮磷含量与对照区差别不大,沉积物中TN的平均含量还略高于对照区,因此单一的疏浚措施对水环境改善的长期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而示范区水体及沉积物中的TN、TP含量均比较低,水生植被恢复较好,可见在减少外来污染的前提下,对湖区底泥进行疏浚并开展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应该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83 / 6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太湖东北部沉积物可溶性氮、磷的季节性变化 [J].
金相灿 ;
姜霞 ;
徐玉慧 ;
王琦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4) :409-413
[2]   沉水植物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影响的初步研究 [J].
胡俊 ;
丰民义 ;
吴永红 ;
刘剑彤 .
环境化学, 2006, (01) :28-31
[3]   生态疏浚对太湖五里湖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J].
王栋 ;
孔繁翔 ;
刘爱菊 ;
谈健康 ;
曹焕生 .
湖泊科学, 2005, (03) :263-268
[4]   滇池典型湖湾沉积物氮磷化学特性及疏浚层推算 [J].
吴永红 ;
胡俊 ;
金向东 ;
柯鹏振 ;
陈晓国 ;
刘剑彤 .
环境科学, 2005, (04) :77-82
[5]   太湖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设想 [J].
顾岗 ;
陆根法 .
湖泊科学, 2004, (01) :56-60
[6]   疏浚对影响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污染物的研究 [J].
李文红 ;
陈英旭 ;
孙建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4) :446-448
[7]   密云水库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J].
刘浏 ;
刘晓端 ;
徐清 ;
葛晓立 ;
王英华 .
岩矿测试, 2003, (02) :81-85
[8]   五里湖淤泥现状及生态清淤 [J].
罗清吉 ;
石浚哲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3, (01) :27-29
[9]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和环境效应 Ⅰ.界面氮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J].
吴丰昌 ;
万国江 ;
黄荣贵 .
矿物学报, 1996, (04) :403-409
[10]  
Juris Aigars.Seasonal variations in phosphorus specie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Gulf of Riga, Baltic Sea[J].Chemosphere,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