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2006年8月1日陆地卫星TM数据与7月29日~8月1日的同步湖面采样数据,分析了典型站点反射率光谱特征,建立悬浮物和叶绿素a的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悬浮物的变化主要影响TM第2和第4波段,叶绿素a则主要影响TM第3、第4波段。TM4波段与悬浮物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利用TM4波段、3×3像元窗口能较好反演出悬浮物浓度。植被指数NDVI((TM4-TM3)/(TM4+TM3))与叶绿素a浓度有较高的相关度,基于5×5像元窗口的植被指数NDVI能很好的反演出太湖叶绿素a浓度,但不能很好地区分出水华和水草。2006年夏季,太湖悬浮物的分布特点为河口区、梅梁湾、西北近岸区最高,其次是湖心区,东太湖、胥口湾和南面的湖州附近湖区浓度最低。叶绿素a分布情况为最高的点出现在梅梁湾口、竺山湾西北部沿岸区以及西太湖近岸区;湖的大部分边缘区即与陆地交接处,叶绿素a的浓度也偏高;南面的湖州附近以及西山岛北面部分湖区叶绿素a浓度最低。而东太湖、胥口湾附近叶绿素a偏高则主要是由该水域沉水植被的发育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