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沉积逆断层的发育特点及油气聚集条件分析

被引:15
作者
宋廷光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关键词
同沉积逆断层; 活动方式; 圈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发育在压性、压扭性盆地中的同沉积逆断层上盘地层比下盘地层相应地要薄。上盘可缺失某些层段或一直未接受沉积,上盘发育的不对称背斜可为同生、部分同生或后生;下盘地层有时呈楔状向断层处加厚,凹陷内的断层两侧岩性差异小,盆缘或凹陷边界断层岩性差异明显。断面形态有铲形和平直形,前者主要与逆冲推覆有关,后者主要受基底断块控制。断层活动方式有连续和间歇性活动两种。断层发育阶段分为同生冲断期、褶皱发育期和消亡期。 同沉积逆断层具有良好的聚油条件。圈闭形式主要有上盘背斜、断层遮挡、浅层压实背科、基岩潜山及地层尖灭等,并可叠合连片。聚油方式以“新生古储”为主,并有“古生新储”;油气主要通过接触式或顺断层运移。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酒西盆地老君庙逆冲断裂带及其演化 [J].
宋廷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9, (01) :75-82
[2]   试论生长逆断层带的活动及其油气勘探问题 [J].
吴庆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7, (02) :119-125
[3]   冀中坳陷逆同生断层的发现及其找油意义 [J].
杨克绳 ;
王同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5, (04) :1-7
[4]   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区的划分 [J].
宋建国 ;
廖健 .
石油学报, 1982, (S1) :14-23
[5]   阿尔金弧形构造带与油气的关系 [J].
王宁国 .
石油学报, 1982, (02) :21-27
[6]   正牵引构造及其找油意义 [J].
王宁国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1, (03) :265-275
[7]  
石油勘探构造分析[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王燮培等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