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助力城乡社区自治:主体协同的视角

被引:26
作者
徐向文
李迎生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协同; 社区自治; 新常态; 社会工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建设力量,志愿服务已渗透到当代中国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基层社区一直是志愿服务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落脚点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基层社会的民生需求和利益诉求更趋多元化、复杂化,对当前中国的基层治理与社区自治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作为一项无偿、公益、利他的事业,志愿服务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力量的不足,为社区居民在政治参与、经济发展、文化娱乐、身心健康、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贡献应有之力。当前阶段,从主体协同的理念出发,构建城乡社区内部各大主体之间的有序协同机制,理顺志愿服务与基层政府、居(村)委会、专业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居民个人等主体间的地位关系、权责关系,进而促成城乡基层社区由无序管理走向有序自治,正当其时。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试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积极的社会政策托底 [J].
王思斌 .
东岳论丛, 2015, 36 (03) :5-9
[2]   正确理解和适应新常态 [J].
陈启清 .
中国国情国力, 2014, (10) :21-23
[3]   经济新常态更需政策平常心 [J].
管清友 ;
朱振鑫 .
中国金融, 2014, (14) :38-39
[4]   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与民主价值 [J].
夏晓丽 .
重庆社会科学, 2014, (02) :38-45
[5]   分开与合作:社区志愿服务机制创新研究 [J].
曾天雄 ;
卢爱国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8 (01) :78-80
[7]   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成就、问题与展望 [J].
魏娜 .
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7) :64-67
[8]   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历程 [J].
张萍 ;
杨祖婵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3, 20 (03) :41-49+124
[9]   志愿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完善路径 [J].
李晓燕 ;
方萍 ;
陈泳欣 .
学术交流, 2013, (04) :98-101
[10]   抓住社会资源和机会公平配置这个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社会建设论述解读 [J].
郑杭生 .
求是, 2013, (07)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