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杂交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17
作者
魏忠芬
何采平
黄泽素
机构
[1] 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贵阳
关键词
甘蓝型杂交油菜;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1997.01.046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试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贵州省农科所油料所近年来选育的11个甘蓝型杂交油菜新组合进行单位面积的油菜籽产量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杂交油菜组合同一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不同;同一组合内的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也不同。其关联度顺序为:单株产量(r1=09067)>株高(r2=0.8398)>林有效分枝数(r3=0.7892)>用粒数(r5=0.7237)>林有效角果数(r4=0.4276)>千粒重(r6=0.3767)。在甘蓝型杂交油菜的组合选育过程中,应注重选择单株生产力高、株高适度、单株有效分枝多的组合,同时要求所选择的组会角粒数,株有效角果数多。千粒重对同一组合材料是相对稳定的,变化幅度小,在育种过程中对千粒重的选择效果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甘兰型优质油菜杂种F3基因型材料主要性状的灰色优势分析 [J].
吴政刚 .
贵州农业科学, 1990, (03) :30-32
[2]   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红麻区试品种 [J].
何凡 .
贵州农业科学, 1988, (06) :25-28
[3]   灰色系统理论在油菜育种上的应用 [J].
吴政刚 .
贵州农业科学, 1988, (03)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