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基于经济增长趋同理论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霍丽娟
吴晓然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差异; 趋同理论; 分位数回归; 面板数据;
D O I
10.19851/j.cnki.cn11-1010/f.2018.02.03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依据经济增长趋同现象等理论,利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茁趋同,以此探讨我国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发现:在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才表现出趋同性,投资对经济发展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开始不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趋同性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趋同速度要低于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省际经济差距收敛性研究 [J].
张宇 ;
郭万山 .
统计与决策, 2017, (24) :111-114
[2]   劳动力回流与工业经济省际趋同机制研究 [J].
孙巍 ;
刘智超 .
经济问题探索, 2017, (11) :99-106
[4]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及其收敛性分析 [J].
肖攀 ;
李连友 ;
苏静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6, 37 (04) :111-117
[5]   我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1985010年 [J].
高毅蓉 ;
袁伦渠 .
经济问题探索, 2014, (06) :54-59
[6]   中国各省经济增长是否收敛? [J].
朱国忠 ;
乔坤元 ;
虞吉海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3) :1171-1194
[7]   空间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基于长江三角洲的案例分析 [J].
覃成林 ;
刘迎霞 ;
李超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76-94+206
[8]   基于MCMC稳态模拟的异质性经济增长模型研究 [J].
朱慧明 ;
曾惠芳 ;
虞克明 .
统计研究, 2010, 27 (07) :52-59
[9]   Revisiting growth empirics based on IV panel quantile regression [J].
Huo, Lijuan ;
Kim, Tae-Hwan ;
Kim, Yunmi .
APPLIED ECONOMICS, 2015, 47 (36) :3859-3873
[10]  
Parametric variability in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s: An application of quantile-regression methodology[J] . Rati Ram.Economics Letters .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