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毒损心络证候的干预分析
被引:3
作者
:
刘长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新密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河南省新密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刘长兴
[
1
]
索红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中医院
河南省新密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索红亮
[
2
]
王振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中医院
河南省新密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王振涛
[
2
]
机构
:
[1]
河南省新密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2]
河南省中医院
来源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2年
/ 10卷
/ 18期
关键词
:
不稳定型心绞痛;
毒损心络;
通心络胶囊;
中成药疗法;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
100506 ;
摘要
:
目的通过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临床现象及中药对其的干预分析其"毒损心络"证的临床表征。方法以西医基础治疗和单纯活血药复方丹参片为对照,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结果通心络胶囊可以明显改善UA患者的心电图ST-T变化(P<0.05),对症状的缓解亦有较好的趋势。结论 "毒损心络"证在UA中的表现多见血瘀证与风证相兼,以风药入络之品为主组方的通心络胶囊对UA的疗效亦一定程度上反证了该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络病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及治疗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以岭
.
中医杂志,
2006,
(03)
:163
-165
[2]
“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J].
李澎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北京
李澎涛
;
王永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北京
王永炎
;
黄启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北京
黄启福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1)
:1
-6+16
[3]
论瘀毒阻络是络病形成的病理基础
[J].
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雷燕
;
黄启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黄启福
;
王永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永炎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2)
:9
-12
[4]
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D].索红亮.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10
←
1
→
共 4 条
[1]
络病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及治疗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以岭
.
中医杂志,
2006,
(03)
:163
-165
[2]
“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J].
李澎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北京
李澎涛
;
王永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北京
王永炎
;
黄启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北京
黄启福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1)
:1
-6+16
[3]
论瘀毒阻络是络病形成的病理基础
[J].
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雷燕
;
黄启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黄启福
;
王永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永炎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2)
:9
-12
[4]
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D].索红亮.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1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