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高原湿地不同生境下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7
作者
田应兵
机构
[1] 长江大学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省级重点实验室湖北荆州
关键词
湿地; 生境; 植被; 若尔盖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若尔盖高原湿地不同生境下的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湿地水分由多到少的变化,植物群落类型发生相应的生态演替,其演替序列为水生植被→沼生植被→沼泽化草甸植被→草甸植被,且在水平方向呈对列式(牛轭湖或小溪两岸)和同心圆式(洼地周围)分布;从湖心至丘顶的垂直分布规律表现为水生植被→沼泽植被→沼泽化草甸→亚高山草甸→亚高山灌丛。沼生植物群落的种类相对较少并有呈单优势种分布的趋势,湿生或中生植物群落的种类逐步增多,并表现出具多优势种和建群种的分布格局。随着湿地水分的恢复和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提高。3种典型植物群落的活体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大小顺序为乌拉苔草(Carex meyeriana)群落>木里苔草(Caremuliensis)-花葶驴蹄草(Caltha scaposa)群落>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无脉苔草(Carex ennrvis)群落。湿地水分条件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人类活动干扰对若尔盖高原沼泽土、泥炭土资源影响的研究 [J].
杨永兴 ;
王世岩 .
资源科学, 2001, (02) :37-41
[2]   自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J].
张永泽 ;
王? .
生态学报, 2001, (02) :309-314
[3]   人类活动对若尔盖高原沼泽的影响与对策 [J].
赵魁义 ;
何池全 .
地理科学, 2000, (05) :444-449
[4]   若尔盖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 [J].
何池全 ;
赵魁义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3) :47-53
[5]   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特征变化及其可持续性问题 [J].
崔保山 .
生态学杂志, 1999, (02) :44-50
[6]   生态退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J].
章家恩 ;
徐琪 .
水土保持通报, 1997, (06) :46-53
[7]   从第五届国际湿地会议看湿地保护与研究趋势 [J].
王仁卿 ;
刘纯慧 ;
晁敏 .
生态学杂志, 1997, (05) :73-77
[8]   湿地的定义和类型划分 [J].
刘厚田 .
生态学杂志, 1995, (04) :73-77
[9]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国家林业局等编制, 2000
[10]  
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董鸣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