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市场化过程中的三方博弈分析

被引:13
作者
刘小玲
机构
[1]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所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土地资源配置; 博弈分析; 制度变迁;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5.11.017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土地市场化配置对于合理利用稀缺的土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政府希望通过从上到下强制性制度变迁行动,达到土地市场化的目标;而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灶吃饭”和“财政分权”等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逐步演变成为具有自身效用函数的政治经济组织;土地的实际占有者也不再是政府部门可以任意支配的机构,随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等改革措施的实行而成长为市场体制下的微观经济主体,要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中央政府的供给型制度创新行动并不必然转变成地方政府,特别是土地占有者的自觉行为。于是,在政策传递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土地实际占有者之间的博弈便产生了。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土地市场发育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土地实际占有者三方博弈的过程、结果及其对土地市场化配置的影响,阐明我国土地市场发育迟缓的制度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城市国有土地市场化配置的制度非均衡解释 [J].
曲福田 ;
石晓平 .
管理世界, 2002, (06) :46-53
[2]   灰色土地市场的博弈分析:成因、对策与创新障碍 [J].
王玉堂 .
管理世界, 1999, (02) :159-165+177
[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三联书店 , 张维迎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