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网络的演化与时空特征研究——以黄山风景区及汤口社区为例

被引:10
作者
刘法建 [1 ]
张捷 [2 ]
章锦河 [2 ]
陈冬冬 [3 ]
机构
[1] 安徽大学商学院
[2]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3]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旅游地网络; 演化; 时空特征; 黄山风景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4.12.003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旅游地网络演化研究有助于揭示旅游地各种利益相关者是如何形成一个由各种关系交织而成的多元、复杂、交叉重叠的旅游地产业体系。以旅游地生命周期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以黄山风景区及其依托城镇汤口社区所形成的旅游地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发展各阶段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按照"士大夫旅游背景下的寺庙管理模式、半官方和官方管理式的外事接待模式"等5个阶段进行网络结构的展示和分析,并探索了其演化发展的过程和机制。结果显示,黄山旅游地网络经历了"无连接-政府主导的星型网络-政府、地方社区企业两个主导网络成分-社区旅游广泛参与下的多类型、多层次的行动者互动网络"的过程。并将进入社区主导的旅游地网络阶段,并且随着旅游地网络的不断完善,黄山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得到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428 / 14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因研究 [J].
刘法建 ;
张捷 ;
陈冬冬 .
地理学报, 2010, 65 (08) :1013-1024
[2]   京沪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J].
吴晋峰 ;
潘旭莉 .
地理科学, 2010, 30 (03) :370-376
[3]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 [J].
刘法建 ;
张捷 ;
章锦河 ;
陈冬冬 .
地理研究, 2010, 29 (06) :1141-1152
[4]   武陵源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网络构建和发生演变初探 [J].
王利伟 ;
徐红罡 ;
张朝枝 .
旅游科学, 2009, 23 (04) :19-25
[5]   国外社会网络范式下的旅游研究述评 [J].
王素洁 ;
胡瑞娟 ;
程卫红 .
旅游学刊, 2009, 24 (07) :90-95
[6]   国标《旅游规划通则》反思 [J].
师守祥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01) :62-67
[7]   中国名山旅游地成长理论与实证分析 [J].
姚宏 ;
孙根年 ;
贾英 .
山地学报, 2008, (02) :237-243
[8]   风景名胜区旅游经济的孤岛效应分析 [J].
章锦河 ;
李佳佳 ;
陈冬冬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712-717
[9]   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构建 [J].
杨兴柱 ;
顾朝林 ;
王群 .
地理学报, 2007, (06) :609-620
[10]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J].
陈秀琼 ;
黄福才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05) :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