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24
作者
廖小琴
机构
[1]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质量; 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提高生活质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精神生活质量,它表示的是精神生活满足个人精神需要的客观程度以及个人对这种满足状况的主观感受。因此,衡量精神生活质量,需要以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相对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简明实用的原则为指导,采取精神生活特性、精神生活需求、精神发展程度和精神感受作为衡量指标。在衡量时,需要密切联系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指标使用中的权重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马斯洛人本哲学.[M].(美)马斯洛(AbrahamH.Maslom)著;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
[2]  
质量管理学.[M].尤建新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3]  
辞海.[M].夏征农; 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4]  
质量管理学.[M].刘广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