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法治万能的误区——中国浪漫主义法治观的评述

被引:11
作者
陈金钊
机构
[1] 河南大学法律系
关键词
法治观; 成文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 误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正> 十年文革后,中国向何处去,怎样走。很多人受西方启蒙思想家影响,自然地又想起了法治之路。他们强烈地反对人治,主张在中国必须搞法治,舍此就会亡党亡国,其疾呼之烈超过了中国以往任何时期。因为,这是中国政治经验和血的教训的总结。许多人设想,如果解放后就建立起法治就不会有十年浩劫;如果有西方模式的法治,中国早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尤其是在政府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呼声更是学界思想的主流。见诸报端重复率最高的词汇除了市场就是法治和法制,好像经济混乱、社会秩序不稳、社会风气不良、文化市场泛黄等等都需要法治这一良方来解决。似乎各种解决不了的社会问题都是法制不完备造成的。因而各种社会问题一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美)博登海默(Bodenheimer;E.)著;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