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9
作者
黄冠星
孙继朝
荆继红
刘景涛
陈玺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天然防污性能; DRTALGC模型; 包气带; 影响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3 [地下水];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可为地下水资源规划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在回顾以往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评价模型的初步设想——DRTALGC模型,该模型包括地下水埋深、包气带评分介质、包气带评分介质厚度、含水层介质、距河距离、地形坡度以及盖层等7个影响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岩溶地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PI方法 [J].
徐慧珍 ;
高赞东 .
新疆地质, 2006, (03) :318-321
[2]   几种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在徐州张集地区的应用 [J].
毛媛媛 ;
张雪刚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6, (04) :46-49+86
[3]   基于ANN与GIS耦合技术的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 [J].
武强 ;
戴国锋 ;
吕华 ;
马振民 ;
赵增敏 ;
王志强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6, (04) :431-436
[4]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探讨 [J].
钟佐燊 .
地学前缘, 2005, (S1) :3-11
[5]   珠江流域片地下水集中利用区域水质现状与污染成因初步分析 [J].
王智慧 ;
邓锐 .
人民珠江, 2005, (04) :70-72
[6]   几种评价地下水环境脆弱性方法之比较 [J].
贺新春 ;
邵东国 ;
陈南祥 ;
刘卫林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5, (03) :17-20+24
[7]   唐山市平原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J].
雷静 ;
张思聪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1) :94-99
[8]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进展 [J].
姜桂华 .
世界地质, 2002, (01) :33-38
[9]   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中DRASTIC法的应用 [J].
姜志群 ;
朱元甡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00-103
[10]   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与研究前景 [J].
孙才志 ;
潘俊 .
水科学进展, 1999, (04) :44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