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有权理论对职业经理职务侵占行为的一个解释

被引:43
作者
储小平 [1 ]
刘清兵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 汕头大学
关键词
心理所有权; 职业经理人; 职业侵占;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5.07.012
中图分类号
B845 [生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本文比较系统地述评了心理所有权理论,并对影响心理所有权的一些因素进行了不完全的初步的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职业经理职务侵占行为进行了新的解释。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或企业主与经理人分享企业控制权,使掌握控制权的职业经理人常常认为自己的期望收益低于实际收益,从而导致侵占行为的发生。其发生的机理是:所有权决定了公司制度,公司制度决定了经理人的实际收益;而经理人在行使控制权时,会产生心理所有权,进而产生收益期望。一旦实际收益低于他们的期望收益,经理人就有可能产生侵占倾向或行为,并且,这种实际收益和期望收益之间的差别越大,侵占倾向就越高,经理人就越有可能实施侵占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经理人“背叛”的机理与雇主的对策取向 [J].
张建琦 .
管理世界, 2002, (05) :104-108
[2]   论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J].
毕志强 .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1, (10) :36-38
[3]   试论职务侵占罪的几个问题 [J].
赵永红 ;
钱业弘 .
人民检察, 2001, (04) :14-17
[4]   路漫漫兮:职业经理人 陆强华出走创维事件追踪 [J].
林华 .
管理与财富, 2001, (02) :29-31
[5]  
组织行为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美)StephenP.Robbins著, 2001
[6]  
犯罪与司法心理学[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邱国梁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