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再度量——基于黑田法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中华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系
关键词
国际垂直专业化; 分工; 黑田法;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4.1 [国际分工];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现有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黑田法对其他相邻年份的直接消耗系矩阵进行序列外推,并以此为基础采用Hummels等(2001)的垂直专业化程度指标(VSS指标)计算我国总体及行业VSS值。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中国总出口中的垂直专业化程度上升迅速,从1990年的11.13%上升到2010年的26.79%,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主要通过进口日韩及东盟中间投入品的增加实现;各行业垂直专业化程度在样本期内均呈现上升趋势,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主要发生在资本(技术)相对密集的行业,劳动(自然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且提升幅度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国际垂直专业化中污染工序转移研究——以我国为例 [J].
丘兆逸 .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04) :107-114
[2]   经济规模、技术创新与垂直专业化分工 [J].
文东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8) :3-20+34
[3]   国际外包与中国工业CO排放——基于24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J].
汪丽 ;
燕春蓉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 (01) :58-63
[4]   我国工业行业国际外包率测算 [J].
吕新军 ;
胡晓绵 .
经济学家, 2010, (06) :60-66
[5]   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 [J].
文东伟 ;
冼国明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2) :467-494
[6]   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J].
徐毅 ;
张二震 .
经济研究, 2008, (01) :103-113
[7]   跨国公司产品内分工与我国的产业升级 [J].
华德亚 ;
董有德 .
国际经贸探索, 2007, (08) :55-59
[8]   产品内分工与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 [J].
高越 .
对外经贸实务, 2006, (02) :3-6
[9]   产品内贸易的定义、计量及比较分析 [J].
田文 .
财贸经济, 2005, (05) :77-79
[10]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盛斌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