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监测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30
作者
刘伟成
单乐州
谢起浪
林少珍
机构
[1]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关键词
水污染; 水; 环境监测;
D O I
10.16241/j.cnki.1001-5914.2008.05.036
中图分类号
R123.1 [水的卫生标准和水的卫生监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物监测是水环境污染监测的方法之一,是指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具有敏感性、富集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该文综述了目前在实际监测中已经应用的生物监测方法和涉及的水生生物种类,方法包括生物指数法、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生物毒性试验、生物残毒测定、生态毒理学方法等,涉及的水生生物涵盖单胞藻类、原生动物、底栖生物、鱼类和两栖类,同时,指出生物监测可以作为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水污染的生物监测也存在不足,比如监测方法的地域性限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56 / 4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环境生物学.[M].孔繁翔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2]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M].吴邦灿;费龙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 [3] 生物监测理论基础及应用.[M].沈惠麒等编著;.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
  • [4] 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沈韫芬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 [5] 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镉对鲫鱼淋巴细胞DNA的损伤
    胡晓磐
    周建华
    时夕金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1) : 43 - 45
  • [6] 多氯联苯对剑尾鱼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方展强
    张凤君
    郑文彪
    马广智
    伍育源
    肖智
    [J]. 水产学报, 2004, (01) : 89 - 92
  • [7] 应用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来检测农药对青蛙蝌蚪及成体的遗传毒性
    封少龙
    孔志明
    王五香
    王新明
    彭平安
    [J]. 水生生物学报, 2004, (01) : 52 - 57
  • [8] 2,4-二氯苯酚低浓度长期暴露对鲫鱼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张景飞
    王晓蓉
    [J]. 环境科学, 2003, (05) : 136 - 140
  • [9] 应用斑马鱼胚胎致畸效应检测环境污染物毒性
    朱琳
    史淑洁
    佟玉洁
    [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3, (02) : 122 - 124
  • [10] 重金属离子对黑斑蛙胚胎及蝌蚪的毒性影响
    汪学英
    卢祥云
    李春梅
    高维平
    高明
    [J]. 四川动物, 2001, (02) : 59 -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