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南部海域新生代万安运动的构造意义及其油气资源效应

被引:25
作者
姚伯初
万玲
刘振湖
吴能友
曾维军
李唐根
方念乔
机构
[1]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构造运动; 板块碰撞; 生烃时间; 油气资源; 南海南部;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4.01.010
中图分类号
P736.12 [海底地质、深海地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海南部海域在中中新世末发生了一次区域构造运动,被命名为万安构造运动。这次构造运动在新生代沉积中的表现是断裂、块断、挤压背斜和向斜,部分地区发育逆冲构造等。根据南海区域构造分析,产生这次构造运动的起因可能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于13MaBP在民都洛岛处发生碰撞,以及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在苏拉威西岛处发生碰撞(10MaBP)有关。这两次碰撞事件均对南海南部海域产生挤压,尤其是第一次碰撞挤压(向西方向)很强烈,是这次构造事件的主导因素。万安构造运动在南海南部海域沉积盆地中产生了许多挤压构造;而该海域沉积盆地中生烃的关键时刻是6MaBP,构造形成时间在生烃关键时间之前,因此,该海域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南海曾母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及其分布特征 [J].
刘宝明 ;
金庆焕 .
热带海洋, 1997, (04) :18-25
[2]   南海万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J].
刘振湖 ;
吴进民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7, (03) :1-8
[3]   南海万安盆地热演化史的初步研究 [J].
刘振湖 ;
刘宝明 ;
陈强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 (06) :18-24
[4]  
南海西南部地震层序的时代分析.[J].吴进民;杨木壮;.南海地质研究.1994, 00
[5]   南海中央海盆条带磁异常特征及构造演化 [J].
吕文正 ;
柯长志 ;
吴声迪 ;
刘建华 ;
林长松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7, (01) :69-78
[6]  
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学术文集.[M].陈毓川主编;.地质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