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黄河改道以来三角洲近岸区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33
作者
黄海军
樊辉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青岛
[3] 北京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遥感监测; 海岸变化; 沉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1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沿岸 1 0个河口、潮汐汊道的 2 3景陆地卫星影像高潮线的解译与对比 ,探讨自 1 976年黄河改道以来 ,三角洲岸线的变化特征 ;同时 ,利用GIS软件处理 1 976年和 1 992年滨海区水深测量数据 ,并与黄河利津站同期入海沙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 :1 )目前黄河三角洲总体处于侵蚀破坏阶段 ,侵蚀岸线长相当于淤积岸线的 2倍 ;2 )人类活动对三角洲岸线变化的影响不断增强 ,人工海岸长度大幅度增加 ,总岸线长度缩短 ,岸线趋于平直 ;3)5 2 6%的黄河入海泥沙堆积于入海口附近 ,其中 92 %的泥沙堆积在 1 5m水深线以内 ,向外迅速减少 ,2 0m水深线以外出现侵蚀 ;4) 87%黄河入海泥沙往东、东南方向扩散与沉积 ,往南、东北方向扩散与沉积的泥沙很少 ,河口的北、西北方向整体上处于侵蚀状态。海岸侵蚀与河口泥沙的输移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06 / 3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及其环境地质效应 [J].
李福林 ;
庞家珍 ;
姜明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4) :17-21
[2]   黄河断流对三角洲环境的恶性影响 [J].
叶青超 .
地理学报, 1998, (05) :3-10+99
[3]   黄河口海洋动力特性与泥沙的输移扩散 [J].
胡春宏 ;
吉祖稳 ;
王涛 .
泥沙研究, 1996, (04) :2-11
[4]   黄河下游地上河发展趋势研究 [J].
叶青超 .
人民黄河, 1996, (11) :11-15+35+61-62
[5]   卫星影像在黄河三角洲岸线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J].
黄海军,李成治,郭建军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4, (02) :29-37
[6]   黄河长江珠江三角洲近30年海平面上升趋势及2030年上升量预测 [J].
任美锷 .
地理学报, 1993, (05) :385-393
[7]   现行黄河口海域泥沙冲淤的定量计算及其规律探讨 [J].
孙效功 ;
杨作升 ;
陈彰榕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1) :129-136
[8]   中国的潮滩 [J].
王颖 ;
朱大奎 .
第四纪研究, 1990, (04) :291-300
[9]   海平面上升与地面沉降对黄河三角洲影响初步研究 [J].
任美锷 .
地理科学, 1990, (01) :48-57+98
[10]   华北平原地貌体系与环境演化趋势 [J].
叶青超 .
地理研究, 1989, (03)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