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卧床期脑卒中患者血压脉搏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张盘德
刘翠华
容小川
周惠嫦
刘震
林楚克
李桂恩
邱运奕
机构
[1]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关键词
体位性低血压; 起立床; 脑卒中; 偏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卧床期脑卒中患者血压、脉搏的影响。方法 60例卧床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组(智能组)与普通电动起立床训练组(普通组),在站立训练第1、2、5天测量站立前、站立3、20、30 min的血压、脉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卧位血压、脉搏无显著性差异,站立训练后两组患者收缩压、普通组患者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智能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比普通组小(P<0.05,P<0.01)。站立训练后智能组患者3 min脉搏无显著变化,20和30 min时脉搏轻度增快(P<0.05)。普通组患者站立训练3、20和30 min时脉搏均增快(P<0.05,P<0.01)。两组比较,20和30 min时智能组的脉搏变化程度明显比普通组小(P<0.05)。智能组和普通组体位性低血压(OH)总发生率分别为27.8%、63.3%,有症状OH发生率分别为1.1%、10.0%,差异显著(P<0.01)。结论卧床期脑卒中患者OH发病率高。相比普通电动起立床,新型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能显著降低OH发生率,提供更高的耐受量,更快、更安全地训练。
引用
收藏
页码:4325 / 43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Very Early Mobilization After Stroke Fast-Tracks Return to Walking Further Results From the Phase II AVER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Cumming, Toby B. ;
Thrift, Amanda G. ;
Collier, Janice M. ;
Churilov, Leonid ;
Dewey, Helen M. ;
Donnan, Geoffrey A. ;
Bernhardt, Julie .
STROKE, 2011, 42 (01) :153-158
[2]   Development of a biofeedback tilt-table for investigating orthostatic syncope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J].
Liu, David S. ;
Chang, Walter H. ;
Wong, Alice M. K. ;
Chen, Shih-Ching ;
Lin, Kang-Ping ;
Lai, Chien-Hung .
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 2007, 45 (12) :1223-1228
[3]  
中国康复医学.[M].卓大宏主编;.华夏出版社.2003,
[4]   对住院病人体位性低血压的调查和护理 [J].
王晓波 ;
肖冰 ;
陈宏宇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 24 (06) :114-114
[5]   脑卒中运动疗法中的危险管理 [J].
朱琳 ;
常冬梅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 (11) :1008-1009
[6]   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J].
樊晓寒 ;
孙凯 ;
王建伟 ;
张银辉 ;
娄可佳 ;
周宪良 ;
吴海英 ;
惠汝太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9, 17 (10) :896-900
[7]   体位性低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 [J].
樊晓寒 ;
吴海英 ;
惠汝太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9, 17 (09) :858-862
[8]   电动站立床训练不良反应原因及护理 [J].
孙肖姬 ;
任莲崔 ;
王芝云 ;
方秀桂 .
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02) :182-183
[9]   起立床训练不良反应8例分析 [J].
赵力力 ;
徐丹 ;
程慈 ;
童春梅 .
中国康复, 2008, (02) :98-98
[10]   治疗性运动对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疗效 [J].
李勇强 ;
王翔 ;
许光旭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10) :93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