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近岸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异及其与地貌因子关系分析

被引:14
作者
张丹丹
杨晓梅
苏奋振
杜云艳
孙晓宇
薛振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亚湾; 土地利用变化; 地貌; 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1 [海岸地貌];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字地形分析方法,以地处海陆交接部位、具有优越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优势的大亚湾海岸带为研究区,利用我国1980年-1986年海岸带调查数据和2004年的908遥感调查数据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时空分异规律,及其与地貌因子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大亚湾近岸陆域和潮间带滩涂的开发利用变化受到高程、坡度和地貌成因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高程和坡度对海湾近岸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农业用地,而地貌成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②大亚湾近岸0~30m高程范围内,各种海湾开发利用类型变化最为显著;③大亚湾近岸农用地变化受坡度、高程影响较大,相关系数达到了0.8438和0.6857;林草地变化受地貌成因的影响较大,其相关系数为0.9344;水域变化受坡度的影响相对较大,相关性系数为0.4573。
引用
收藏
页码:1551 / 15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Multiscale characterization of land-use patterns in China [J].
Verburg, PH ;
Chen, YQ .
ECOSYSTEMS, 2000, 3 (04) :369-385
[2]  
中国海湾引论.[M].陈则实等; 编著.海洋出版社.2007,
[3]  
中国海湾志.[M].陈则实 主编.海洋出版社.1998,
[4]   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 [J].
毛蒋兴 ;
李志刚 ;
闫小培 ;
周素红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2) :71-76
[5]   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与自然因子的耦合关系 [J].
王志强 ;
陈志超 ;
司朝霞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2) :10430-10431
[6]   不同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J].
王成 ;
魏朝富 ;
袁敏 ;
蒋伟 ;
李阳兵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9) :64-71+293
[7]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方法 [J].
贾宁凤 ;
段建南 ;
乔志敏 .
经济地理, 2007, (02) :310-312
[8]   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闫小培 ;
毛蒋兴 ;
普军 .
地理学报, 2006, (06) :613-623
[9]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J].
邱扬 ;
傅伯杰 ;
王军 ;
陈利顶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1) :20-29
[10]   地貌与土地利用关系之探讨 [J].
宋乃平 ;
陈忠祥 .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3)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