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发展路径与突破方向

被引:18
作者
张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 结构性矛盾; 突破方向;
D O I
10.13796/j.cnki.1001-5019.2020.01.014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一国最优动态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化最为基础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体中代表性企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周期、创新行为特征以及所内含的外部融资需求特征。当前阶段,以垄断性大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功能为主的我国金融体制结构性问题导致了现有大银行体系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种内在需求之间,当前金融规模扩张、金融工具创新与推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转型升级、培育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方面所内含的诸多融资需求之间,都发生了严重的背离和错配现象。在辨析当前中国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主导的现代金融体系还是全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民营银行、大银行导向还是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地方化专业化导向等四大重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今后金融结构性改革的突破方向以及相应的具体改革举措。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演进轨迹与取向观察 [J].
张杰 .
改革, 2018, (05) :37-47
[3]   中国金融压制体制的形成、困境与改革逻辑 [J].
张杰 ;
杨连星 .
人文杂志, 2015, (12) :43-50
[4]   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姜烨 .
经济研究, 2009, 44 (08)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