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汤原断陷下第三系构造活动对层序的控制作用
被引:23
作者:
杨玉峰
王孔伟
王始波
孙德君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汤原断陷,构造活动,层序地层,层序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 [新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汤原断陷下第三系可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由于这些层序在形成时经历了拉张裂陷、快速沉降、挤压回返等不同的构造阶段,因此层序发育特征各有特点。在拉张背景下形成的简单裂陷层序发育巨厚的粗碎屑低位沉积体系域;在快速沉降背景下形成的层序发育下细上粗的湖泊收缩体系域;而在挤压回返背景下形成的简单坳陷层序规模较小,湖泊相不发育。在断裂活动和基底沉降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快速坳断层序和快速断坳层序都能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但快速坳断层序的生储盖组合更好。关键词汤原断陷构造活动层序地层层序类型第一作者简介杨玉峰男34岁工程师(博士生)沉积学层序地层学起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近海盆地的地层沉积研究,其基本观点为地层层序的几何形态及岩性特征主要受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海平面升降以及气候四个因素的控制[1]。陆相盆地层序的形成同样也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只不过各因素作用的程度与海相盆地有一定的区别。在陆相盆地中,构造运动对盆地充填序列的控制是第一位重要因素[2]。构造活动(包括基底沉降和断裂活动)对陆相湖盆可容纳空间和地层展布的控制作用比海相盆地更明显。构造作用控制下的可容纳空间决定了层序发育的规模、速度和空间的几何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51+53 / 56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