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对居民通勤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6
作者
戴刘冬 [1 ]
周锐 [1 ,2 ]
张凤娥 [1 ,2 ]
王新军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复旦大学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 通勤碳排放; GIS; 结构方程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083305 ;
摘要
以南阳市为例,基于3 746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GIS、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分析了我国中部城市居民通勤碳排放的空间分异特征,重点研究了居住地和工作地中小尺度土地利用因子对通勤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内生变量中,通勤距离和通勤方式均是影响居民通勤碳排放的显著因素;在外生变量中,工作地的道路密度和商业用地占比、居住地的人口密度与通勤碳排放呈显著正相关,公交线路数量、居住地的土地利用混合度、工作地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占比与通勤碳排放呈显著负相关。研究成果旨在为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优化调控和低碳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其他同类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低碳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道路交通设施便利度对家庭日常交通出行碳排放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J].
黄经南 ;
高浩武 ;
韩笋生 .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30 (03) :97-105
[2]  
广州社区居民通勤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理[J]. 黄晓燕,李沛权,曹小曙.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4 (05)
[3]   上海市通勤高碳排放群体识别与特征分析 [J].
朱燕妮 ;
陈红敏 ;
陆淼菁 .
资源科学, 2014, 36 (07) :1469-1477
[4]   上海家庭出行碳排放基本特征、空间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杨上广 ;
王春兰 ;
刘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6) :148-153
[5]   乌鲁木齐市居民出行行为的空间特征和碳排放分析 [J].
石天戈 ;
张小雷 ;
杜宏茹 ;
张文彪 ;
时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6) :897-905
[6]   居住-就业距离对交通碳排放的影响 [J].
童抗抗 ;
马克明 .
生态学报, 2012, 32 (10) :2975-2984
[7]   基于居民出行行为的北京市交通碳排放影响机理 [J].
马静 ;
柴彦威 ;
刘志林 .
地理学报, 2011, 66 (08) :1023-1032
[8]   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与城市交通CO排放及减排对策 [J].
赵敏 ;
张卫国 ;
俞立中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6) :747-752
[9]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 [J].
温忠麟 ;
侯杰泰 ;
马什赫伯特 .
心理学报, 2004, (02) :186-194
[10]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侯杰泰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