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强地面运动三要素特征分析

被引:44
作者
任叶飞 [1 ]
温瑞智 [1 ,2 ]
周宝峰 [1 ]
黄旭涛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2] 防灾科技学院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强地面运动; 幅值; 持时; 反应谱; 震害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境内发生Ms7.0级地震,地震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踪,11470人受伤,震中最大烈度IX.地震发生后,中国数字强震动观测网络和成都市地震烈度速报网络分别获得了114组和63组3分量强震动记录.记录得出在近场加速度幅值较高,与汶川地震峰值相当,然而震害却不严重.本文介绍了这些记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地震动三要素(幅值、持时、频谱)特征以及对建筑物结构的潜在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芦山地震PGA(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我国常用的霍俊荣地震动预测方程较一致,高于即将颁布的第五代区划图中使用的预测方程;PGV(地震动峰值速度)与第五代区划图中使用的预测方程基本一致;Significant持时和Bracketed持时高于全球经验预测方程,且Bracketed持时衰减显著慢于全球平均水平;典型11个幅值较大记录的5%阻尼比加速度反应谱峰值周期都在0.1~0.2 s范围内,且谱值远高于规范设计谱,但在周期0.3 s之后迅速下降至设计谱以下;芦山地震地震动PGV值较小以及对应我国中小城市和城镇主要建筑物的结构自振周期范围(0.3~1 s)内加速度反应谱远低于规范设计谱,可用于解释其震害相对较轻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836 / 18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芦山7.0级地震强震动记录及其震害相关性 [J].
温瑞智 ;
任叶飞 ;
黄旭涛 ;
卢滔 ;
齐文浩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3, 33 (04) :1-14
[2]  
Site effects by generalized inversion technique using strong motion recordings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J].Ren Yefei;Wen Ruizhi;Hiroaki Yamanaka;Toshihide Kashima;.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3, 02
[3]   汶川地震中强震持时的特征研究 [J].
卢书楠 ;
翟长海 ;
谢礼立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3, 33 (02) :1-7
[4]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 [J].
王卫民 ;
郝金来 ;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4) :1412-1417
[5]   为新区划图编制所建立的地震动衰减关系 [J].
俞言祥 ;
李山有 ;
肖亮 .
震灾防御技术, 2013, 8 (01) :24-33
[6]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hanging wall effect and velocity pulse of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9, 02
[7]   四川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J].
雷建成 ;
高孟潭 ;
俞言祥 .
地震学报, 2007, (05) :500-511+560
[8]   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 [J].
俞言祥 ;
汪素云 .
震灾防御技术, 2006, (03) :206-217
[9]  
近断层地震动方向性效应及超剪切破裂研究.[D].胡进军.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 11
[10]   Characteristics of amplitude and duration for near fault strong ground motion from the 1999 Chi-Chi, Taiwan Earthquake [J].
Wang, GQ ;
Zhou, XY ;
Zhang, PZ ;
Igel, H .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02, 22 (01) :7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