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板高超募之谜:利益驱使或制度使然

被引:23
作者
曾永艺
吴世农
吴冉劼
机构
[1]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创业板; 超募; 承销佣金; 制度约束;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1.09.014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我国创业板市场成立以来,"三高"问题,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率,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广泛质疑。其中,"高超募"作为我国新兴转轨资本市场上的一个特有现象,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价值。本文基于我国创业板市场首次公开发行(IPO)高超募现象的形成机理,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我国创业板市场发行的142只IPO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IPO高超募现象并非承销商抬高股票定价以获取高额承销佣金所致,"承销佣金利益驱使假说"并不成立;而《证券法》第五十条关于股票上市条件的规定,即公开发行股份应当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或10%以上,直接导致创业板公司在IPO时发行股票数量过多,这才是我国创业板高超募现象的制度根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5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与融资超募现象 [J].
方军雄 ;
方芳 .
证券市场导报, 2010, (12) :39-45
[2]   正向反馈申购者、市盈率管制与新股发行定价 [J].
武龙 .
经济管理, 2010, 32 (07) :8-14
[3]   创业板超募现象解析 [J].
蒋欣 ;
李全 .
中国金融, 2010, (02) :47-49
[4]  
Differences between European and American IPO Markets[J] . Jay R.Ritter.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 2003 (4)
[5]   Partial adjustment to public information and IPO underpricing [J].
Bradley, DJ ;
Jordan, BD .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002, 37 (04) :59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