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还是新的排斥?——城市流动摊贩空间引导效应与规划研究

被引:42
作者
黄耿志 [1 ]
李天娇 [2 ]
薛德升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 摊贩; 正规化; 空间疏导;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4 [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针对广州以空间疏导治理流动摊贩的模式,以青年社区摊贩疏导区及周边流动摊贩区为例,对疏导区政策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疏导区满足了摊贩对获得安定感、改善经营环境、扩大经营规模的需求,但摊贩内含的靠近主要人流、经营空间开放化、分享市场和集聚分布、灵活流动、低成本、利用社会联系等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不符合摊贩需求的疏导区可能会扼杀摊贩原有优势,使其陷入更糟的状况而倾向于重返非正规活动。据此,摊贩疏导区规划应满足摊贩特定组合的需求,以使摊贩入疏导区后能获得比入疏导区前更好的经济收益。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1990年以来广州市摊贩空间政治的规训机制 [J].
黄耿志 ;
薛德升 .
地理学报, 2011, 66 (08) :1063-1075
[2]   国外非正规部门研究的主要学派 [J].
黄耿志 ;
薛德升 .
城市问题, 2011, (05) :85-90
[3]   国内外对非正规部门的政策 [J].
尹晓颖 ;
闫小培 ;
薛德升 .
城市问题, 2010, (08) :79-84
[4]   浅谈非正规经济的流态及其对城市管理的影响 [J].
陈伟莲 .
山西建筑, 2009, 35 (23) :22-23
[5]   论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端需求——以城市摊贩问题为例 [J].
李瑾 .
城市问题, 2009, (03) :54-57
[6]   基本权利视域下的城市摊贩经济的治理 [J].
肖伟 .
现代经济信息, 2009, (03) :16-17
[7]   管制之外的“管制”: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空间集聚与生存状态——以广州市下渡村为例 [J].
薛德升 ;
黄耿志 .
地理研究, 2008, (06) :1390-1398+1484
[8]   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 [J].
胡鞍钢 ;
赵黎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11-119
[9]   北京街头零散商摊空间初探 [J].
杨滔 .
华中建筑, 2003, (06) :46-49+53
[10]   非正规部门与城乡就业矛盾的缓解 [J].
张兴华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3) :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