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裂缝内化学和电化学状态之探索——Ⅰ.电流、氯离子迁入量和pH的相互关系

被引:7
作者
左景伊
金志强
机构
[1] 北京化工学院
关键词
电流密度; 奥氏体不锈钢; CI; 迁入量; 电流强度; 金属离子; 氯离子; 阴离子; 克当量数; 电化学; pH;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系用模拟闭塞电池来研究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在NaCl溶液中闭塞区内化学和电化学状态的变化.当电流通过闭塞区时,溶液PH值随时间下降,电流密度愈大下降也愈大,可达负值,电极所通过的电量与溶液PH成函数关系.CI-在闭塞区内的浓集倍数与时间成直线关系,最高测到浓集达9—10倍.在一定电流密度下,与单位阳极面积相应的Cl-迁入量与时间成正比.若以电流密度对单位时间、单位阳极面积相应的Cl-迁入量作图或以电流强度对每小时Cl-迁入量作图,均得直线关系.闭塞区内每迁入1g-eq·Cl-,电极上通过电量为一常值,约为2F.这个关系不随电流密度、温度、时间及外部溶液含NaCl的浓度而变化.根据实验数据与上述Cl-迁入量、金属溶解量和闭塞区通过电量的关系,导出闭塞区溶液PH与Cr3+及Cl-的克离子数的关系经验公式,如下:PH=-2.60—log[Cr3+]PH=-1.84—log[Cl-]
引用
收藏
页码:291 / 3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