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岸带主要灾害地质因素及其影响

被引:40
作者
刘锡清
机构
[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
关键词
hazardous geology; sea-level rise; ground subsidence; seawater invasion; coastal erosion; China coast;
D O I
10.16028/j.1009-2722.2005.05.003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我国海岸带灾害地质主要有构造、坡地重力、水动力、地下水、岩土与地层结构、海平面上升、地球化学、风力灾害等地质因素,具有复杂、连锁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的特征。根据验潮资料,近百年来我国海平面上升19~20 cm,上升率为2~3 mm/a。整体以海平面上升为主,但也有岸段下降,主要是山东半岛,平均速率为-0 13 cm/a。预测2050 年上升幅度:天津70~100 cm;黄河三角洲40~50 cm;长江三角洲50~70 cm;珠江三角洲40~60 cm。地面沉降大部分是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我国96个地面沉降城市和地区中80%在沿海地区,如天津、上海、苏州、常州、无锡、嘉兴、宁波、湛江、台北等。累计沉降量为460~2 780 mm,沉降速率10~56 mm/a。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广西、海南和台湾等省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我国70%砂质海岸和大部分淤泥质海岸发生侵蚀。这种态势始于上世纪50 年代,80 年代明显加强。海岸侵蚀主要有区域环境变化、河流水利工程拦截泥沙以及海岸人工采沙等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42+3 +3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