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走向”悲观的文化审视

被引:16
作者
赵建军
机构
[1] 华侨大学福建泉州
关键词
技术悲观主义; 技术视角; 文化旨趣;
D O I
10.15994/j.1000-0763.2002.01.001
中图分类号
N036 [];
学科分类号
010108 ;
摘要
本文对 2 0世纪普遍存在着的技术悲观主义 ,从文化背景层面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 :文化视野中的技术和技术视野中的文化冲突 ;技术悲观主义的文化根基 ;技术悲观主义的文化旨趣。文章最后强调技术和文化的背离是导致技术悲观主义思潮产生的原由 ,只有实现技术与文化的协调和融合 ,才能克服对未来技术社会的悲观和恐惧。
引用
收藏
页码:2 / 8+37 +37-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失控与大混乱.[M].(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ZbigniewBrzezinski)著;东方编译所组织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  
为自己的人.[M].[美]埃·弗洛姆(Erich Fromm) 著;孙依依 译.三联书店.1988,
[3]  
健全的社会.[M].(美)弗罗姆(Fromm;E.)著;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4]  
人类向何处去.[M].[苏]沙赫纳扎罗夫(Щахназаров;Г·Х·) 著;陈瑞林等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5]  
论人的天性.[M].(美)威尔逊(Wilson;E.O.)著;林和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6]  
技术与技术哲学.[M].邹珊刚主编;.知识出版社.1987,
[7]  
熵: 一种新的世界观.[M].(美)里夫金(Rifkin;J.);(美)霍华德(Howard;T.)著;吕明;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