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16
作者
顾乃康 [1 ]
孙进军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 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系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市场化进程; 现金持有量; 代理成本;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09.07.016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代理理论出发探讨了我国市场化进程与企业现金持有量之间的理论关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与所在各省市的市场化总体进程、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信贷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规模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且这个结果不随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或者样本期间的改变而改变。产生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省市的市场化进程可能并没有带来投资者保护程度的相应改善,从而使得受到较弱约束的企业代理人倾向于持有更多的易于被侵占的现金资产。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余明桂 ;
夏新平 ;
潘红波 .
管理评论, 2007, (04) :3-12+63
[2]   上市公司控制权特征对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基于理财决策的传导机制 [J].
李志杰 ;
杨景岩 ;
张磊 ;
王化成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03) :38-43
[3]   代理问题、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王力军 .
证券市场导报, 2007, (03) :18-25
[4]   融资约束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吗——来自现金-现金流敏感度的分析 [J].
章晓霞 ;
吴冲锋 .
管理评论, 2006, (10) :59-62+58+64
[5]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 [J].
胡国柳 ;
刘宝劲 ;
马庆仁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 (04) :39-44
[6]   中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因研究——代理理论抑或权衡理论 [J].
彭桃英 ;
周伟 .
会计研究, 2006, (05) :42-49+95
[7]   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孙铮 ;
刘凤委 ;
李增泉 .
经济研究, 2005, (05) :52-63
[8]   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 [J].
陈冬华 ;
陈信元 ;
万华林 .
经济研究, 2005, (02) :92-101
[9]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孙铮 ;
王志伟 .
会计研究, 2004, (12) :3-13+97
[10]   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 [J].
刘峰 ;
贺建刚 ;
魏明海 .
管理世界, 2004, (08) :102-1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