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网络群体时代下的网络暴力
被引:7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哲
机构
:
[1]
吉林大学文学院
来源
:
知识经济
|
2009年
/ 06期
关键词
:
群体时代;
网络暴力;
群体心理;
网络媒介素养;
D O I
:
10.15880/j.cnki.zsjj.2009.06.097
中图分类号
: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
1201 ;
摘要
:
伴随着中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中国网络媒介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网络媒介进入到了群体时代,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频频发生的网络暴力。本文主要运用勒庞的群体心理学知识对网络暴力现象加以分析,并指出群体心理对网络暴力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群体性事件所具影响的差异性。为了有效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需要大力提高公民的网络媒介素养。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乌合之众.[M].(法) 勒庞;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网民分析.[M].匡文波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匿名、假名与实名之别——以铜须事件为例解析网络论坛中的网民行为
[J].
肖燕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肖燕雄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志光
.
当代传播,
2007,
(04)
:48
-52
[4]
浅析中国互联网的负面效应
[J].
余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
余伟
.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
(04)
:108
-112
←
1
→
共 4 条
[1]
乌合之众.[M].(法) 勒庞;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网民分析.[M].匡文波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匿名、假名与实名之别——以铜须事件为例解析网络论坛中的网民行为
[J].
肖燕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肖燕雄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志光
.
当代传播,
2007,
(04)
:48
-52
[4]
浅析中国互联网的负面效应
[J].
余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
余伟
.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
(04)
:108
-112
←
1
→